上海德心放生 > 上海放生鸟 > 上海持明宝瓶放生,上上海山古寺

上海持明宝瓶放生,上上海山古寺

admin 上海放生鸟 2024年05月18日 457

上海持明宝瓶放生,上上海山古寺

8、灵宏法师,江苏省金坛县人,俗姓赵。因缘和合,于1985年5月在上海市龙华寺出家,顶礼上圆下成长老。同年参加龙华寺僧伽培训班学习,并于1985年7月在福建闽候崇圣禅寺受具足戒。自1987年5月入上海佛学院学成毕业后云游四方,于1998年至2000年12月在浙江湖州兴隆寺任住持。2001年9月受上海市原南汇县佛教协会的邀请,任上海浦东南山寺的住持。主持上海浦东南山寺的修复工作。

9、在南山寺恢复重建的数十年中,灵宏法师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在他的主持下,从无到有,修复了大雄宝殿,新建了天王殿、地藏殿、圆通宝殿和东西寮房,全寺焕然一新。多次被评为南汇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和“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称号。灵宏法师被推选为上海浦东新区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常任理事。

10、南山寺在灵宏法师带领下,先后建立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也都已步入正轨。灵宏法师本着务实、高效的态度,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经验,高度重视道风建设,在全寺营造出了良好的宗教氛围。同时,南山寺积极配合地方文化建设,创办了许多特色宗教活动。如连续成功举办的“迎新年、祈祥和”大型撞钟活动、每年一度的祈福大法会以及莲花灯会等,广大信众受益非浅,社会反响交口赞誉。

二、山东小红鱼去哪里放生

1、灵宏法师为佛教界对外友好联谊活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随上海佛教协会会长觉醒大和尚一起参加天竺“心之旅”,从而加深中印两国佛教界的友谊。2011年初在台湾参学受到了台湾诸山长老的热情接待。此外,法师与社会各界人士广结善缘,尤其是搭建了南山书院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打造颇有特色的佛教文化,影响深远。

2、灵宏法师戒律精严,工作认真,处事谨慎,平易近人;他不谋私利,勤俭朴素,普济为怀,利乐有情,深得广大僧俗的爱戴和敬仰。

3、真如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原名真如院,元延佑七年重建改名真如寺,明、清两代经多次修缮改建,曾为江南第一名刹。后几经战火,寺院建筑严重破坏。至上海解放,仅存大殿和一棵濒临死亡的古银杏树。幸存的大殿是上海地区元朝保留至今的木结构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光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真如寺迁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正殿(大雄宝殿)四周扩建了许多偏殿佛阁,清末时,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进时,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毁。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宽、进深皆三间,内部构造极复杂,历代屡经修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间(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杨耀文、甘士霖等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人念岸、念伦联合发起募捐修寺活动,对原大殿进行大修。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寺内佛像均被毁损。197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该寺大修,发现殿内额底部写有“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时鼎建”字样,因此确定真如寺殿为元代建筑而列为保护建筑。

5、1992年,妙灵法师任住持,历时16年改造扩建,建成一座元代建筑风格,为环廊式五进院落的寺院。占地20余亩,西南两边河水相连,沿河长廊环绕,古朴厚重的殿堂及佛塔婆娑与清净优雅的环境融为一体;深有教育意义的佛经集句楹联和石雕碑刻散发着浓厚的佛教气息。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交相辉映,处处展示出人间佛教的人文情怀。独具匠心的创意,丰富深厚的佛教底蕴,已形成上海佛教界的一座特色寺院。

6、妙灵法师,现任上海市真如寺方丈,出生于1928年,现年85岁,江苏东台人,1942年出家,师从性仁法师,毕业于上海佛学院,现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佛学院名誉院长,上海真如寺方丈,上海寺庙座元和尚,上海市政协委员,普陀区人大代表,河南省佛学院佛教导师。1944年3月,年仅15岁的妙灵法师,殊缘萌发,毅然离家,剃度为僧,师从现侨居新加坡的性仁法师,决心献身佛法永不回头,从此过着草鞋布衣的苦行生涯。出家后,敏于事,慎于言,不问人间世事,专志苦修,1945年考入上海佛学院,依止四方善知识研修佛学。

7、妙灵法师兼学大小乘三藏,擅讲《华严经》、《金刚经》、《俱舍论》等佛教经典。粉碎"四人帮"后,参与上海佛学院及玉佛寺恢复重建工作,历任教师督学、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培养了大批佛教新人,还曾担任玉佛寺监院(妙灵法师现为真如寺方丈、寺庙座元和尚,市政协委员、普陀区人大代表,河南省佛学院佛教导师)。妙灵法师一生重视佛教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二十佘年,为上海佛学院的恢复与建设,呕心沥血,焚膏继晷,做出了奉献。并在闲暇时间,孜孜不倦,苦学勤耕,相继出版了《金刚经二十七疑释》、《俱舍论释》等教材书籍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讲》音像制品。妙老非常热爱他的教学和教务工作,总觉得虽苦犹乐。将自己所学的佛学知识转达给青年一代的僧众,以期待他们学有长进,修有所成,每每念及于此,便由衷升起一丝快乐和安慰。妙老这种为法为人的精神,以世俗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佛法说则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妙灵法师还是一位中国书法的热衷者。在真如佛塔的地宫里珍藏着多幅名家作品,而妙老自己的墨迹,也令人敬佩不已、肃然起敬,简简单单几个字摆在那里,竟能幻化出崇高的境界——肃穆、牡严、高洁……一点一划不动声色,点画之间没有刻意而为的技巧,真诚得没有半点虚假。一张洁白的素纸上,竞能映照出一颗慈悲的心。

8、法师兼学大小乘三藏,擅讲《华严经》、《金刚经》、《俱舍论》等佛教经典,并著书立说,编辑出版《真如丛书》。近年来,法师除在上海举办系列讲座外,还多次应邀赴海外弘法。在弘法过程中,法师坚持将佛学知识融化于生活,讲经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佛教信徒喜爱。

9、大菩文化上海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有序开放提供了重要保证。经过严格的疫情风险评估,上海市寿安决定从7月10日起有序恢复开放。恢复开放第一天,寿安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寿安寺方丈惟觉大和尚率全体僧众、工作人员参加。

10、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寿安寺全体僧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庄严的国旗高高飘扬在寺院上空。在寺院开放首日升国旗,展现了佛教界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