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一九九三年九月,因市政建设,经奉贤人民政府批准,被迁至现址沪杭公路1749号,并听取多方意见后,二严寺与江海镇张翁庙合并,现有占地面积七亩四分,一九九六年五月,奉...
一、2024乌龟放生吉日
1、二严寺又名“佛阁”,位于上海奉贤区沪杭公路1749号。始建于元代。寺内原有一尊由百年樟木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古寺于1993年因市政建设,经奉贤人民政府批准,被迁至现址,并听取多方意见后,二严寺与江海镇张翁庙合并,现有占地面积七亩四分。寺庙由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楼等建筑组成。寺内植有宋代古银杏树雌雄两株,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远近闻名。涅磐经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称为“福智二严”,故取名“二严寺”。
2、二严寺旧址为独立一院,其环境之幽静,格局之精巧。可惜在一九九三年九月,因市政建设,经奉贤人民政府批准,被迁至现址沪杭公路1749号,并听取多方意见后,二严寺与江海镇张翁庙合并,现有占地面积七亩四分,一九九六年五月,奉贤县人民政府,宗民办及上海佛教协会协商,邀请上海佛学院毕业僧智慧法师来寺主持日常工作,二严寺现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楼及一些辅助用房相继落成,可谓是宏伟壮观,古朴典雅。
3、智能法师,俗姓鲍,字远光。1969年4月生,江苏省姜堰市人,现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奉贤区佛教协会副会长、二严寺住持。
4、1990年在泰县观音庵礼润年老和尚出家,同年考入上海佛学院,1992年于江苏省隆昌律寺受三坛大戒,1995年上海佛学院毕业。1996年5月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邀请来二严寺主持工作,2006年—2007年於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完成了高级管理人员MBA学业。2008年—2011年於华东师范大学完成学业。1998年起先后任奉贤县第九届政协专委会委员,奉贤区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常委。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2001年至2008年连续被评为“奉贤区统一战线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被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上海市民族宗教系统世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被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评为“慈善公益之星”称号。
5、在二严寺的恢复重建的数十年中,智能法师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在他的主持下,新建了大雄宝殿、观音阁,天王殿、钟楼、鼓楼、财神殿、文殊殿、普贤殿、牌楼、多功能厅等辅助用房,全寺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二严寺连续被评为奉贤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和"奉贤区十佳敬老模范单位”称号。
6、在抗日和解放等历次战争中,南汇地区都是沿海兵家必争要地,会龙寺历经战火洗礼,逐步毁废,至建国初期,会龙寺已仅余残屋数间。上世纪90年代初,出于当地信众佛教信仰的需要,会龙寺被正式批准为佛教活动点,落实房地产权证时,会龙寺的土地仅剩634平方米,房产面积只有286平方米。1998年,南汇县计划经济委员会根据会龙寺的历史渊源,依据会龙寺在南汇佛教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地诸多教众的呼声要求,经政府批准重建会龙寺。会龙寺的重建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建设地藏殿、三千佛殿、圆通殿,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并已于2003年11月完工。第二期建大雄宝殿、东厢房、西厢房,建筑面积计5000多平方米,已于2006年年底峻工。第三期建天王殿、钟鼓楼、山门,建筑面积计1000多平方米,包括放生池、围墙等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兴建过程中。
7、由于会龙寺当时地处尚属偏远,香火有限,在振兴会龙寺的过程中,当家法师和僧众信徒采取了比较合理的逐步重兴的步骤。会龙寺当家戒定法师创建会龙养老院,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2003年底起公开招收社会上的老年人,慈善济世,普度众生,关爱社会养老福利,造福一方。鉴于许多佛教信徒过世后都有将牌位供于佛堂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供亲属后人凭吊的愿望,会龙寺首先建起整个寺院规划的最后一进院落,以面南修建三层五进的三千佛殿为主殿,东侧建圆通殿、西侧建地藏殿,各供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等主佛,在三千佛殿的二楼设“功德堂”,内设往生佛教徒的牌位,每逢清明和中元,冬至日等节,许多香客为纪念家人来到会龙寺祭奠,大大地促进了会龙寺的香火鼎盛,其名亦起。
8、至2007年元月,在三千佛殿前又落成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在二层仿石砌月台之上,为二层挑空庑殿顶楼阁式建筑。大殿正面二层挑空处高悬牌匾三块,中间为南海戒忍书写的“大雄宝殿”匾,左题“般若常照”匾,右书“万法同归”匾;大殿背面题写“慈航普渡”匾。大雄宝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宝像,左右侍立迦叶、阿难两位大弟子。大殿左右两侧塑十八罗汉金身,背墙两侧供文殊骑狮像、普贤骑象像,释迦牟尼佛主尊后供南海观音菩萨,整个大殿形制规整,诸佛金身,面容慈祥。大雄宝殿殿顶屋脊上左右两侧设鸱吻,中间砖雕法轮呈光芒放射状,殿脊上书“佛光普照”四字。
9、2010年,会龙寺修建正门天王殿与左右钟鼓楼,并最终将寺院的主体格局完善齐备。天王殿为二层庑殿顶,左右各开院门一座,与院墙相连,天王殿前移植古木,并修建放生池和汉白玉石桥,与寺前主路贯通,至此使会龙寺的重建得以圆满。
10、如今的会龙寺已从原来交通不便的乡村小庵涅磐成为浦东地区的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其黄墙红梁灰顶正照耀着浦东南汇的一方繁荣,祈佑平安,也喻示着浦东新区必将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飞天而起,直冲云霄!
二、上海哪里有可以放生的地方
1、会龙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初称陆家庵,后易名会龙寺。据《上海宗教志》记载:“会龙寺,又名会龙庵、会龙禅寺,位于南汇闸港镇,由陆奎重建。清光绪三年僧德清等募修正殿及东西厢房、钟鼓楼等,置庵田18亩,并设持正第一分校。”
2、会龙寺在历史上是南汇地区周边四镇(六灶、三灶、祝桥、盐仓)百姓和盐商祈求平安兴隆、万事顺利的佛教活动场所。“灶”是指古时沿海晒盐制盐的盐田,现南六公路一线分布着头灶至八灶八个以灶命名的镇,说明在明清时期,这里是沿海制盐的盐厂,所以百姓以海盐为生,盐商以海盐致富,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佛教发展,会龙寺也由此诞生并逐步扩建成长。
3、戒宝法师,心中有佛,坚定不移,四方奔走,身体力行,勤俭持寺,量力而行,诚信务实。戒宝法师率领四众弟子及带来自己多年积累的二百余万元将陆家庙存下房产修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十方信众、居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会龙寺僧众的通力协作和佛教界广大同仁的无私关爱下,保证了重建规划的如期实施。随着时光的推移,座座富有佛门特色的庙宇殿堂在平安工地、优质工地中拔地而起。佛光永照,指引四方信徒为爱国爱教、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修行,努力做出贡献!
4、1978年9月--1985年6月福建省寿宁县西溪方学校读书
5、1985年7月---1988年6月浙江省泰顺县宝林寺出家
6、1988年7月---1990年6月厦门南普陀寺读书
7、1990年7月---1992年12月宁波七塔寺悦众
8、1993年1月---2001年3月浙江宁海县诚净寺住持
9、2001年4月---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会龙寺住持
10、2003年7月---2010年10月上海市南汇区佛协副会长、秘书长